降薪20%以上,通用汽车还需要“背水一战”
1、和通用汽车同一天,福特汽车CEO韩恺特也对一项成本削减计划做出了概述,其中包括停止招聘新员工以及降低管理层薪酬。自5月1日起,福特汽车公司中排名前300的高级管理层,其薪酬的20%-50%将被延迟支付至少5个月。底特律巨头的困境大同小异,悲喜皆能相通,谁能拿到屠龙技未可知,通用汽车需要背水一战。
2、根据上述计划,通用汽车普通员工的薪资将下调20%,中层干部除了延期支付20%薪水,还要降薪5%;高管团队则在延期支付20%薪水的基础上,再降薪10%。据了解,此举将涉及通用汽车在全球的约9万名员工。不过,通用方面承诺此次降薪的薪资将在明年3月15日之前对员工一次性进行补偿,并将向员工支付利息。
3、而彼时通用汽车的市值却只剩70亿,还不到箭牌口香糖的一半(还不如雅诗兰黛的市值高),完全无力承担自身市值十几倍的亏损。 背水一战的通用,想尽了一切办法。 先是通过关闭或部分关闭旗下多达28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裁撤上万名员工、白领降薪30%、放弃旗下1100家经销商等动作,意图削减100亿美元的运营成本。
4、而这距离1月17日长城汽车与通用汽车签署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冈工厂的协议仅仅过去了1个月! 能收购通用汽车的工厂,主要源于长城汽车海外战略的需要和其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成功带来的扩张能力;而汽车巨头通用之所以出售工厂,主要是因为销量下滑、转型新四化及成本节约计划的压力所致。
接连降薪、裁员全球车企疫情下自救御寒
日前,底特律汽车三巨头接连宣布降薪、裁员。除了降薪、裁员,车企们也开始通过下调年度销量目标,推迟电动化、自动化项目等缩减巨额开支,保持现金流应对疫情冲击等方式来自救。虽说降薪、裁员对于车企来说能够缓解眼前困境,但长远困境还需另寻妙招。
在中国,上汽大通等14家国内车企也采取了降薪措施来应对疫情。除了降薪,这些公司还在通过调整年度销量目标、推迟电动化和自动化项目等方式来减少开支。尽管降薪和裁员能够为车企提供短期内的现金流缓解,但长期来看,它们需要寻找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来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其实,2019年就不断传出车企裁员、减薪等消息,可见车企已经在勒紧裤腰带了,而这场疫情显然将会进一步加剧车企的经营压力。
每次危机中,裁员、停工降薪都是企业的自救法则之一,这次也不列外。 整个一季度,全球车市冰封之际,车企们早就降薪、裁员、停产,上演年度比惨大戏。
不只中国,美德印日等主要汽车市场都增长乏力,早在2019年,国外汽车业的裁员潮就开始了。公开资料显示,通用裁了4万,奔驰裁了1万,福特裁了7千,还有本田、日产、特斯拉、捷豹路虎等都裁了3-5千人。相对比,国内在受疫情冲击之后主流车企才开始降薪,并没有大范围裁员,已经算不错了。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罗兰贝格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认为,目前汽车产业链均面临较大压力,上述公司裁员降薪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动作。“疫情期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跟公司的体量和发展阶段有关系,大部分二手车电商企业及汽车租赁企业属于创业类公司,并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直接挂钩,受疫情冲击更加明显。
供电公司会因为疫情降薪吗
供电公司会因为疫情降薪。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截止于2022年11月5日国家防疫防控情况,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开展大规模降薪,降幅最高达到整体工资的30%。而此次降薪的范围从总公司到各省级电网以及各发电厂,基本上实行年薪制的员工都在降薪的范围之内。
法律没有统一标准。各地需要按经济发展程度和每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适度调薪。因为疫情影响,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些困境,向员工说明情况,员工自愿协商一致降薪,法律层面是允许的。但这种协商需员工签字确认,强制通知决定员工集体降薪,不合法。
公司以疫情为由降薪合法。用人单位在疫情期间合理降薪的行为是合法的,但企业降薪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停产的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调岗:员工不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改变;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明确、具体并合乎情理地规定或约定了调岗事项;协商一致。
疫情防控隔离,公司要降薪,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采取调整工作岗位、调整薪酬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在未经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劳动合同任何一方均无权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但是,用人单位在公平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对劳动者行使适当的单方调岗权。
如果公司出现严重困难,公司和员工协商一致,员工同意降薪帮助公司度过难关的,公司降薪是合法的。例如,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因为疫情,全员降薪50%,不同意就要求走人。本来工资都不高,
1、疫情期间的企业降薪决策,必须遵循法律框架。企业与员工协商一致降薪,符合法律规定。然而,企业若未经员工同意,直接决定降薪,则可能构成违法行为。员工在面临降薪时,应保留与企业沟通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等,以备日后维权之需。
2、因疫情公司与工会协商后全员降薪是否合法?律师解合法。对受疫情影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鼓励企业通过协商民主程序与职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对暂无工资支付能力的,要引导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延期支付,帮助企业减轻资金周转压力。
3、是不合法的,因为现在公司特别的困难,遭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很长时间都没有业务了,资金链断裂。
4、公司证明工作能力不行,引发的本岗位薪资等级的降低:这种和上面的一样,不过一般公司没有这种做法,而且难度较高。所以此处不讨论。疫情期间的降薪:这恐怕是今年上半年说的最多的事情了,某某高管带头签订自愿降薪协议等等,因此也要求其他员工签订。
5、岗位和工资的变更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文件。职工不同意,用人单位变更岗位、降低工资的,可以以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关系、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同意调整岗位、降低工资后辞职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6、减薪是违反规定的,违背了担保法。我国教师病疫期在家里二个月工薪照发就是这个缘故。另一种已签了灵便薪资制合同书,工薪可以上调也可降低,这也是合法的,象外语老师新冠疫情停学工薪降低乃至停薪彻底有效合法,你见过外语老师因减薪停薪而不满意在街上网上滋事的吗?并没有。
公司以疫情为由降薪合法吗
1、法律分析:单方面不合法。如果企业未因疫情导致生产经营发生困难,员工在家办公提供正常劳动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不能因为改变工作地点而减低薪酬。因无需外出,企业不再发放交通补贴,具有合理性。
2、法律分析:如果是在疫情期间,公司无故降薪的,那么属于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公司给员工降薪需要和员工协商一致,不能强制给员工降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3、公司以疫情为由降薪合法。用人单位在疫情期间合理降薪的行为是合法的,但企业降薪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停产的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调岗:员工不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改变;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明确、具体并合乎情理地规定或约定了调岗事项;协商一致。
4、法律主观:用人单位在疫情期间如果生产经营困难的,在与员工协商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降薪,是合法的。此外单位还可以依法与员工协商采取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来应对疫情。
5、法律分析:在疫情期间只要劳动者没有做出不合法的事情,那么就不应该扣工资,而对于只要因为疫情不能上班就不能扣工资,从而还应该要如实的发放劳动者该有的工资,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办理。
cba公司降薪(CBA公司降薪(应对疫情影响))
1、根据CBA公司发布的公告,降薪方案如下:薪资降低比例: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薪资降低30%,中层管理人员的薪资降低20%,普通员工的薪资降低10%。降薪时间:从2020年3月开始执行,至疫情结束或公司经营状况好转为止。降薪对象:所有在职员工均受到降薪影响,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
2、CBA重启时间终于定了,关于降薪指导方案也出炉了,外援成最大难题,CBA的降薪将分外援和本土球员、教练员进行,降薪的幅度最高可以在50%以上,国内球员月薪超过20000万的,降薪50%起。
3、公司突然降薪,必须具有充分的理由,否则就不合法。如果公司出现严重困难,公司和员工协商一致,员工同意降薪帮助公司度过难关的,公司降薪是合法的。例如,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4、如果与员工协商一致降薪,法律是允许的;企业强制单方面决定员工降薪,一般来说是不合法的;当然,如果单位本身薪酬结构中有绩效工资或浮动工资部分,正常的绩效考核导致薪酬合理调整是允许的。
本文来自作者[绮山]投稿,不代表涛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jialew.cn/keji/202504-171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涛涛号的签约作者“绮山”!
希望本篇文章《疫情什么公司降薪(疫情公司降薪怎么办)》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涛涛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降薪20%以上,通用汽车还需要“背水一战” 1、和通用汽车同一天,福特汽车CEO韩恺特也对一项成本削减计划做出了概述,其中包括停止招聘新...